7月5日,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发布了《知识产权侵权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》。(下简称为报告)
报告中的司法数据范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民事一审审结案件.
报告从案件审结情况、案件地域分布、当事人特征、案件特征4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进行了分析。
行之小编编特意为大家奉上干货大全
报告分析时间
报告分析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民事一审审结案件。
报告分析范围
案件特征、案件审结情况、
案件地域分布、当事人特征
1.案件特征方面
在此时间段内,全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05天。
其中,假冒他人专利、侵犯发明专利权和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9类案件审理周期超过平均审理周期。
此外,在所有案件中,仅7.93%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原告诉讼请求全部获得支持;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结案方式以撤诉为主,占比50.88%。
2.案件审结情况方面
2015年和2016年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。
其中,2016年全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比2015年同比上升41.34%。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,著作权侵权案件数量、商标权侵权案件数量和专利权侵权案件数量占比分别为50.20%、34.17%和15.63%。
3.案件地域分布方面
广东、北京和浙江审结的案件数量最多。
知识产权侵权涉外案件涉及28个国家,其中,美国、法国和德国涉案量最多。
4.当事人特征方面
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,原告和被告均以法人为主。
其中,法人占全部原告的87.32%,占全部被告的74.76%。
被告中超八成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单位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。
上一篇: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省片区培训会的通知
下一篇:【成都知识产权代理】还在用「尔康或葛优躺表情包」大战?小心你已侵权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