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知识产权资讯> 行业动态 > 国内知识产权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

国内知识产权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

时间:2018-12-18

 

  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8》17日在京发布,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0年,被誉为中国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情况的指示牌、风向标以及显微镜。报告通过对长期积累的“大数据”的深入挖掘和研究,为各级政府部门、智库及高等院校以及个人提供了观察、了解和研究中国各地区知识产权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窗口和通道,为研究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与信息。《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8》提出了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九大主要发现。

  排名前10强的省份长期稳定,北京连续9年稳居第一

  自2010年以来,知识产权指数排名前10强的省份均十分稳定,其中,北京更是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。从区域上看,渤海湾经济圈有北京、天津、山东3个省份,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有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安徽4个省份,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有广东1个省份。

  各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分化程度不减,排名10强省份间差距不断缩小

  全国31个省份的知识产权指数得分差异较大,趋势线在前面非常陡峭,后面开始平缓。同时,与2017年相比,我们发现排名前10强的省份之间的差距在变小,北京的领先优势持续缩小。

  知识产权区域分布呈现“中心集聚,梯田扩散”的特征

  多年以来,知识产权指数整体趋势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,而且较为一致,基本为“东高西低”,由“东部沿海地区”到“中部腹地”再到“西部边远地区”,逐渐降低。三者形成了“梯田”。从历史上看,知识产权的产生及发展都是与工业化密不可分的。

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,广东带动华南地区平均水平提高

  广东凭借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,知识产权指数由0.482上升到0.536,排名由指数报告2017的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,进一步缩小与北京的差距。与2017知识产权指数相比,广东的出色表现带动了华南地区知识产权指数平均水平的提高。

  广东专利质量领先,东部专利质量好于中西部

  专利质量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是:广东、北京、浙江、江苏、上海、山东、福建、天津、湖北和湖南。东部省份专利质量指数较高,而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专利质量指数较低。

  部分省份知识产权产出水平与专利质量差异较大

  从专利质量区域分布可以看到一个现象,专利质量排名与综合实力排名总体相差不大,但是少数省份存在明显差别。与知识产权产出水平进行对比发现,专利质量指数排名前10名中,山东、湖北、福建、湖南分别位于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指数排名的第11、12、13、16名。

  部分西部省份进步显著,东部地区个别省份呈现疲态

  纵览历史数据,不难发现,排名前10位的一直主要是中西部省份,表明了部分中西部省份起步虽然较晚,但是具备后发优势,正在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。同时,这些指数也反映了另外一个现象,即同区域内省份逐渐出现分化的趋势,部分西部省份进步显著,也有部分原地踏步,甚至倒退,东部地区也有部分省份呈现疲态。

  专利和商标规模存在明显区域特征,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契合

  专利与商标规模指数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关联关系,整体来看,专利和商标规模的区域特征较为明显。专利和商标规模说明了知识产权经济的活跃度,可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和商标规模指数表现更好。

  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制约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发展

  如果用外商投资总额作为反映营商环境的指标,我们可以发现外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最低的10个省份,大部分是中西部地区。此外,报告还测度了生态环境指数,中西部地区的耗能和排废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区域。

国内专利申请量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。据统计,2009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97万件,比上年增长17.9%,而且其中国内专利的申请量同比增长达到22.4%。

  国内发明专利的比例不断提高。在国内的三种专利申请中,去年发明专利的比例达到26.1%,比五年前提高2.5个百分点。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占整个发明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73%,同比增长18%,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。

  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。在国内申请中,2009年的职务发明提高到55%,和04年相比五年间提升15个百分点。企业申请占国内职务发明总量的八成左右。在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中,去年的国内发明专利也首次超过国外申请,达到总量的50.9%。充分表明企业越来越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。

  国际专利申请跃居全球第五。在94年我们刚刚成为《专利合作条约》缔约国的时候,我们的申请量只为103件,去年我们达到接近8000件。

  专利审批能力明显提升。目前中国发明专利的实审周期在25.8个月,实用新型审查周期在5.8个月,外观设计审查周期在5.5个月,这些都是达到世界比较领先的水平。


 

标签:

相关文章